为什么常书鸿先生到敦煌去,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治沙?

主讲人 张晖

张晖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副教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助理,浙江大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从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研究工作,包括古代壁画、石质文物、土遗址和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
最后更新 2021-06-10
浏览 182
最后更新 2021-06-10
浏览 182
意见反馈
主讲人 张晖
浙江大学

    敦煌那个地方风沙特别厉害。在西北,因为旁边都是沙漠,风沙特别厉害,风沙对洞窟里面曾经发生过很严重的剥蚀作用。敦煌所有的壁画基本上都是民间画的,当地的有钱人、商人,当地当官的或者平民老百姓,他们去花钱把洞窟开凿出来,然后画这个壁画。有钱人当然就开一个大的洞窟,没钱人就开一个小的洞窟。有钱人开了一个很大的洞窟之后他在墙壁的下面就会把他们这个家族的这些人员都画在上面,而且脸孔都是朝着正中央的佛祖的方向,左边是女的,右边是男的。沿着洞里面往洞口这个人物是越画越小,就是最靠近洞里面的那个是画得最大的人,是家里头地位最高的、辈分最高的,比方说曾祖母等等这样的一些人,靠近洞口的画得是比较小的人物。这些都是画在壁画的最下面靠近地面的部分。这些地方特别是在敦煌的莫高窟的第一层,最下面第一层很多洞窟的这些供养人都已经看不到了。为什么呢?从清朝开始,这个地方长期荒废,地面建筑也没有了,洞门也没有了,这个地方附近都是沙漠,这些流沙会慢慢地涌到洞窟里面去,然后把整个洞窟下面都占满,这些流沙会慢慢地把这些壁画上的颜料全部都剥蚀掉。所以这些地方都没有了,非常可惜。敦煌一共壁画里面画了有好几千个供养人的图案,各色人等都有,是研究敦煌、研究丝绸之路沿线这一带家庭、政治、经济以及生活等等非常好的资料,因为每一个供养人的旁边都会有题记,都会写这个人是谁,当了什么官等等都会写得很详细,像这些东西在第一层很多都已经没有了,非常可惜!说明当时风沙对莫高窟的壁画的损害非常之大。所以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浙大的校友常书鸿先生到敦煌去,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治沙。当时花了好几年时间把这个下面的这些沙全部都慢慢地挖出来。当时每年据说要挖好几百吨的沙出来,后来还在每个洞窟前面修了防沙墙,就想把沙子从外面挡住,后来发现效果不太好。甚至在地面上挖了这种沙沟,如果有沙子来的话能够先填到沙沟里面去,效果都不太好。

数字金融时代,银行网点的传统柜台逐渐减少,智能设备的投放大大增加。老年人能否适应智能银行的体验?能否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在金融科技高度发达的上海,转型中的银行网点也在为老年群体释放更多的服务资源。

(来源:新华社)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