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

最后更新 2020-01-04
浏览 415
最后更新 2020-01-04
浏览 415
意见反馈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入夏后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正值北方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之际,也是其他暖季作物播种之时,因此得名“芒种”。

    在古人的观念中,芒种是农历五月的节气。因此,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我国江南地区的民众又以芒种为梅雨季节之始:各地入梅、出梅的时间也有出入。一般而言,以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为入梅,以小暑后的第一个未日为出梅。

    芒种也是我国南北方农事活动的重要节点。谚语说:“芒种芒种,连收带种。”其农事之“忙”,主要体现在“三夏”——夏收、夏种、夏管上。

    芒种是我国南方地区插播夏季稻的季节。在我国北方地区,此时是越冬小麦收获的时节。谚语说“小满天赶天,芒种刻赶刻”,言称农事之忙。

    据称,农历五月十三为关公诞辰日,各地民众于这一天纷纷去关帝庙祭祀。传说关公这一天磨刀需要淬水,因此民间占验是日多雨,谚语也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

    古人认为五月是阴气始发的月份,因此以五月为“毒月”“恶月”,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解毒、避恶,诸如饮雄黄酒、门插艾草、不嫁娶、不建房,等等。这也便有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诸多习俗。

    芒种与端午节期相近,也有一些特定的习俗:每至芒种节气,种完了水稻,皖南地区的民众都要举行名为“安苗”的祭祀活动。

    在我国南方,每年五六月份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要煮梅。

    芒种之时,浙江云和县梅源山区要举办开犁节。

分集列表 (共14集)

在威尼斯众多的节日中,除了赫赫有名的狂欢节之外,还有一个国际性盛会--威尼斯电影节。

威尼斯电影节诞生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它与法国戛纳电影节和德国柏林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的最大特点是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冒险精神,其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评判标准为“艺术性”,被誉为艺术电影的大本营。

威尼斯电影节通常于每年8月底至9月上旬在利多岛举行,为期约两周。利多岛是威尼斯东方呈南北走向的一座18公里长的长条形沙洲岛屿,是分隔亚得里亚海和威尼斯潟湖的一长串岛屿之一,被视为威尼斯的天然防波堤和城墙。这里原先并未加以开发,直到19世纪才逐渐发展成现代化的休闲中心。海岛朝向亚得里亚海一侧至少有一半的长度是海滩,平静的海面下,薄薄的金色的沙子,缓慢倾斜的河床,是享受阳光沙滩最好的地方。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利多岛每年夏天最大的盛事。喜爱电影的游人可以在电影节期间尽情地在电影蒙太奇制造的虚幻时空中畅游。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