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最后更新 2021-02-20
浏览 345
最后更新 2021-02-20
浏览 345
意见反馈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在汉语里,暑为热,小暑也即小热。此时暑热之气未达极盛,因此得名“小暑”。小暑节气期间,有六月初一、六月六、入伏等传统的一些时间节点。

    小暑有三候:“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鹰乃学习。”

    小暑之时,新米收获,南方的客家人有“食新”的习俗。食新,即品尝新米,时间在小暑之后第一个辛日,也称“食辛”。

    除了食新,人们也吃藕。传统医学认为,暑天吃藕有益于健康,“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

    六月初一,在一些地区人们要“过小年”。在山东,人们这一天要吃饺子。在河南,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上摆上供桌,焚香燃炮,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六月初六,是中国人传统生活中的节日。据《宋史》记载,宋真宗以为这一天有天书再降的祥瑞,因此将这一天定为“天贶节”。天贶,意为“天赐”。

    六月六”的习俗多与洗、晒有关。旧时,这一天皇宫要晒銮驾,寺院要晒经卷,民间也要晒日用物什,“六月六晒衣物,不怕虫咬不怕蛀”。除了晾晒,人们这一天也要洗澡,“六月六,洗白肉”。

    汉族过“六月六”,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也过“六月六”。如我国西南地区的布依族同胞,“六月六”是他们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小暑节气逢入伏之时,我国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伏”“福”谐音,饺子形似元宝,头伏吃饺子有“元宝藏福”的寄寓。



分集列表 (共14集)

在威尼斯众多的节日中,除了赫赫有名的狂欢节之外,还有一个国际性盛会--威尼斯电影节。

威尼斯电影节诞生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它与法国戛纳电影节和德国柏林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的最大特点是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冒险精神,其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评判标准为“艺术性”,被誉为艺术电影的大本营。

威尼斯电影节通常于每年8月底至9月上旬在利多岛举行,为期约两周。利多岛是威尼斯东方呈南北走向的一座18公里长的长条形沙洲岛屿,是分隔亚得里亚海和威尼斯潟湖的一长串岛屿之一,被视为威尼斯的天然防波堤和城墙。这里原先并未加以开发,直到19世纪才逐渐发展成现代化的休闲中心。海岛朝向亚得里亚海一侧至少有一半的长度是海滩,平静的海面下,薄薄的金色的沙子,缓慢倾斜的河床,是享受阳光沙滩最好的地方。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利多岛每年夏天最大的盛事。喜爱电影的游人可以在电影节期间尽情地在电影蒙太奇制造的虚幻时空中畅游。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