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最后更新 2021-11-30
浏览 304
最后更新 2021-11-30
浏览 304
意见反馈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古人形象地描述:“暑,煮也,热如煮物也。”此时正处于传统的暑伏期间,为一年之中最热的一个时段。对此,农谚也多有反映:“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大暑前后,衣裳溻透”,等等。

    大暑是六月的节气,六月又是多雨的月份。六月的降雨很有特点:相近地区有时阴晴分明,民众称这种雨为“车辙雨”“隔辙雨”。

    在大暑节气的一些时间点上,各地民间也有一些特定的习俗。

    大暑这一天,浙江台州椒江葭沚一带有送大暑船的习俗。乡民祭过五圣(五位瘟神),要送大暑船。船漂得没有了踪影,表明祭祀已为五圣接受,是吉兆;如遇大风将船吹回来,则为凶兆。

    暑伏期间,江浙一带以六月二十三日为“火神诞日”。同时,民间又以六月二十四日为“雷公诞日”。届时各地多举办雷神会,祭祀雷神。

    为了应对暑热,民间还有一些特定的饮食习俗。

    福建莆田人大暑日要吃荔枝、米糟和羊肉。江苏、山东的一些地方,人们也要“喝暑羊”。

    与伏天吃羊肉相关联,民间有“贴伏膘”的说法。所谓贴伏膘,是指三伏期间人们注意饮食,吃肉、蛋、面等物以滋补身体。在浙江台州,当地人大暑要吃姜汁调蛋。

    暑热的天气里,人们还会食用一些冷食、冷饮。烧仙草是闽台地区的特色小吃。

    旧时的北京,人们伏天要饮酸梅汤。

    除了上述冷食、冷饮,古人又有冬季“藏冰”、夏季启用的习俗。所谓藏冰,就是把冬季的天然冰块贮藏起来,以备夏季消暑之用。




分集列表 (共14集)

在威尼斯众多的节日中,除了赫赫有名的狂欢节之外,还有一个国际性盛会--威尼斯电影节。

威尼斯电影节诞生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它与法国戛纳电影节和德国柏林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的最大特点是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冒险精神,其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评判标准为“艺术性”,被誉为艺术电影的大本营。

威尼斯电影节通常于每年8月底至9月上旬在利多岛举行,为期约两周。利多岛是威尼斯东方呈南北走向的一座18公里长的长条形沙洲岛屿,是分隔亚得里亚海和威尼斯潟湖的一长串岛屿之一,被视为威尼斯的天然防波堤和城墙。这里原先并未加以开发,直到19世纪才逐渐发展成现代化的休闲中心。海岛朝向亚得里亚海一侧至少有一半的长度是海滩,平静的海面下,薄薄的金色的沙子,缓慢倾斜的河床,是享受阳光沙滩最好的地方。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利多岛每年夏天最大的盛事。喜爱电影的游人可以在电影节期间尽情地在电影蒙太奇制造的虚幻时空中畅游。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