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婆罗浮屠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也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它作为一整座宏大的佛塔而建造,据说,从上往下俯看,它就像佛教金刚乘中的一座曼荼罗,代表着佛教教义里的大千世界和人类的心灵深处。

    佛塔的建筑材料是取自附近的约55千立方米的玄武岩。这些石料先被切成合适的大小,由人工运至建筑地点,建筑完工之后工匠们再对石块进行雕刻。佛塔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适应印尼多雨的气候。为了防止积水,每个角上还设有装饰着滴水嘴兽的排水孔,整座佛塔共有100个这样的排水孔。佛塔每一条边的中间都有入口,总共有32只石狮子分别守卫着四个入口,每个入口都设有台阶通向塔顶。

    从垂直方向上可以将婆罗浮屠分为塔基、塔身和塔顶三个部分,分别代表着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三个修炼境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塔基是一个高4米、边长为123米的正方形。1885年人们在塔基的下面发现了隐藏的部分,这部分隐藏的塔基里刻有浮雕,叙述的是佛教的因果报应律,其中的160幅则描绘了真实的欲界。

    塔身由五层逐渐缩小的正方形构成。第一层距塔基的边缘7米,然后每层以2米的差距缩小,留下狭长的走廊。塔身第一层墙上的浮雕分成上下两栏,每栏各一百二十块石板。上栏叙述了佛陀的生平,下栏和塔身第一、二层的回廊一起叙述了佛陀的前生(本生)。其余的浮雕叙述则是善财五十三参修成正果的故事。

    塔顶由三层圆形构成,色界中细致装饰的方形在无色界里演化为毫无装饰的圆形,象征着人们从拘泥于色和相的色界过渡到无色界。塔顶的每一层都建有一圈多孔的舍利塔,三层的舍利塔形成三个同心圆。正中间是一座主要的圆塔,圆塔的顶端就是整座建筑的最高处,距离地面有35米高。

    婆罗浮屠有大约两千六百七十块浮雕,其中一千四百六十块为叙事浮雕、一千两百一十二块为装饰浮雕,这些浮雕覆盖了建筑的立面和回廊。浮雕的总面积达两千五百平方米。叙事浮雕被分为十一组,环绕整座建筑,总长约三公里。第一组浮雕在隐藏的塔基中,其余十组则从婆罗浮屠的正东门开始旋转分布于塔身的下面四层。墙上的叙事浮雕按顺时针分布,而回廊上的则依逆时针分布,这种分布方式符合佛教徒朝拜圣迹时的右旋礼:信徒顺时针绕行,而圣迹常在右侧。

    除了石头上雕刻的佛教大千世界故事之外,婆罗浮屠还有许多双腿跏趺的佛像端坐于莲花座上。它们分布于塔身的五层正方形和塔顶的三层圆形上。

    塔身的佛像多供奉于壁龛中,在栏杆的外侧围成一圈。随着面积逐层缩小,佛像的数目也逐层递减。塔身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各有104个壁龛,第三层88个,第四层72个,第五层64个,总共有432尊佛像。塔顶的佛像则被安放在多孔的舍利塔内,第一层(最底层)有32座舍利塔,第二层24座,第三层16座,总共72座。塔身和塔顶的佛像共计504尊,但是经过漫长的岁月后其中三百多尊有所残缺,而43尊全无踪影。 

    这些佛像虽然看起来相同,然而它们的手势--即佛教里所说的印相却有着微妙的差别。塔身的佛像共有五组印相,根据大乘佛教的说法代表着五个方位:东、西、南、北、中。塔身从下而上的四层佛像手结前四种印相,它们的印相与面对的方位对应。塔身最上层佛像一律双手于胸前结讲经印。每种印相代表五方佛的一方,分别是东方金刚不动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塔顶的佛像则是结转法轮印的释迦牟尼。

    除了婆罗浮屠这宏伟壮观的佛教圣地之外,日惹还矗立着许多印度教的历史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位于日惹东北16公里的普兰巴南神庙。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分集列表 (共687集)

数字金融时代,银行网点的传统柜台逐渐减少,智能设备的投放大大增加。老年人能否适应智能银行的体验?能否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在金融科技高度发达的上海,转型中的银行网点也在为老年群体释放更多的服务资源。

(来源:新华社)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