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古格王朝都城遗址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高原的风沙掩埋了太多光辉的岁月,雪域的阳光瓦解了太多坚强的生命。而历史中这片极地的荣耀和欢腾,依稀而至的演绎和传说,并未因这份独有的苍凉而落寞,在那些日晒风蚀的过程里,留下一副坚硬的骨骼,供后世畅想与追思,并且继续接受照耀。

    这些照片摄于1933年,拍摄者是意大利探险家吉尔斯皮图奇,他在当时的日记中写道:在我前方整个土山是一个巨大的遗址,一座建立在荒芜土山上的无人古城,这座令人震撼无人古城就是神秘的古格王朝都城遗址。

    在层峦叠嶂的土林当中它依山叠砌,与山浑然一体,在一大片颜色金黄的土林地貌中,凸显着巨人般的伟岸与孤独,现在存留下来的王国的古城堡,是从十世纪到十六世纪用700年左右的时间不断扩建而成,反映出古格王国数代国王的宏伟愿景。它的高度相当于现代160多层高的摩天大楼,直冲云霄,即使在今天依然是西藏最大的建筑群之一。

    尽管古格遗址大多数建筑只剩断壁残垣,但我们还是能从中感受到昔日那种君临天下的王者气度。即便现在根据残存遗址的统计,也有八百多座庙堂、房屋和近千孔可供家庭居住生活的洞窑。

    古格有着复杂的地道迷宫,连接着许多洞窟,但并非所有洞窟都生而平等,下层洞窟住着穷困的百姓,他们是古格王室的基础,在极度严酷和干旱的气候中,洞窟成为了人们最舒适的生活场所。

    这位老人名字叫达瓦次仁,今年70岁了,他曾经在古格城下的洞窟里生活过几十年。

    当时这边是个炉子在这里生火,这边是放肉的地方,这边是我们孩子们坐的地方,那边是我们放柴火的地方。这里有一个特别小的桌子,就这么高,当时我们铺些羊皮和摊子就睡在这个上面。

    我们再现了当年古格最基层的百姓生活的情景,家里的长辈坐在洞窟最显要的位置,或念经或织擀羊毛线,妇女们则需要做琐碎的家务,日复一日,小小洞窟内的生活嘈杂而有序,平淡而温情。

    位于遗址中部,平民洞窟之上的部分建筑是商人、中产阶级及僧人的居住地。在这里有一个秘密通道,这是王室君臣去往城堡顶部王宫的唯一道路。最顶部就是王宫及附属设施,从王宫顶部俯瞰,方圆几百里一览无余,给人一种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的掌控感,这也许是古格王把王宫修建在最顶部的原因之一吧。

    通过残存的古格壁画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年的王宫区歌舞升平,王室家族和贵族们穿着华丽的衣服,过着富足的生活。

    王宫建筑的中间是商讨国家大事的议事厅,厅内面积340多平方米,大厅的南、北、东三面辟有7个门,其中4个门是与大厅套间相通接。

    当时在轧达周围并没有木头和石材可以用来盖房,千年前古格王国在这块山顶上靠着泥土的优势建起了高高的宫殿,今天,我们漫步在古格王城故地附近的札布让村,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村民和先人一样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用泥土来建造房屋。

    但是,在古格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建筑是用木头建成的,在这个方圆几百里看不到树的地方,他们是从哪里找来这么多木材的呢?古格红宫的壁画给了我们答案,这些壁画描绘了人和牲畜运木材的情景,得到木材的唯一途径就是从喜马拉雅南麓的印度和克什米尔等地通过牦牛运到古格。

    当我们寻访古格故地的时候,众多古格的传说不绝于耳,皮央就是其中很有故事的一个。皮央克松朗杰城堡初建于13世纪,到了14世纪和15世纪时达到了顶峰。当时,古格有北边的王宫和南边王宫的说法,南边的王宫是现在的古格王国遗址,北边的王宫指的就是皮央克松朗杰城堡遗址。

    这位老人叫强巴次仁,今年70岁,是这边土著的村民,老人管理这个遗址已经20多年了。

    这个遗址叫贡加林唐,据说当时这个城堡里外有上千人,密密麻麻,达到互不认识的状态

    山上散布着大约1000多个洞窟,如果按史学家们对于洞窟是过去人们居住场所的解释,那么现存的这1000多个洞窟,能够容纳的人数已经足以超出我们的想象。从中我们可以推断,当年古格王国的势力范围之大是不容置疑的。

    当时古格的泽德王时期,疆土范围非常的大,古格的疆土范围主要是从东边的马泉河,相当于现在的仲巴县的很多部落,然后是普兰的孔雀河,现在整个扎达县境内的象泉河和噶尔县和日土那边的狮泉河,这四大河的流域都是古格王国的领土范围之内。当时的人口整个加起来有几十万人口。


分集列表 (共687集)

数字金融时代,银行网点的传统柜台逐渐减少,智能设备的投放大大增加。老年人能否适应智能银行的体验?能否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在金融科技高度发达的上海,转型中的银行网点也在为老年群体释放更多的服务资源。

(来源:新华社)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