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南社里的“辛亥风骨”

最后更新 2023-04-03
浏览 42
最后更新 2023-04-03
浏览 42
意见反馈

    一百年前,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而在千里之外的苏州,一个文人社团--南社早在革命前夕便已宣告成立,成为辛亥革命不可或缺的思想策源地。它不仅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鸣锣开道,更孕育出一派“辛亥风骨”,成为影响中国百年的精神高地。

    一百年后的今天,南社纪念馆静静地伫立在苏州虎丘张公祠内。

    现在的张公祠是在旧址上重建而成的,整个修复工程在保留原有古建筑的基础上,增设了门厅、楼厅和西大厅,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

    走进张公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石质牌坊,上书“泽被东南”四个大字。在纪念馆的一隅,摆放着今人创作的“南社三杰”青铜塑像,形象地再现了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在一起的风貌。

    穿过牌坊,可见张公祠内不同的展览区,详尽的史料集中展示和介绍了南社的历史流变、革命活动、南社社员的文化艺术作品以及南社的主要活动。据介绍,部分史料是由南社社员后裔捐赠的,十分珍贵。 

    徜徉馆内,观看一件件展品,百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重回眼前。 

    在南社创始人眼中,虎丘似乎不是单纯的风景名胜,而是一个富于斗争意识的政治标志和文化符号。而虎丘山下山塘街的张公祠,因明末苏州巡抚张国维投水殉国的悲壮事迹,同样成为特定时代的政治文化风标。

    南社的发起是在1907年,1907年,当时陈去病、高旭他们在清明节,46号,到苏州游览虎丘,当时就在我们今天所在地,张国维祠,中国南社纪念馆张国维祠,张国维当时是江苏巡抚,作为一个抗清的民族英雄,最后投水自尽,应该说这个和我们南社反清排满的志趣是一致的。

    1906年底到1908年,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相继失败。在英烈精神的激励下,1907年冬天,高旭、陈去病、柳亚子在此相约结社,以便与中国同盟会作呼应。

    1113日当天,他们就是从阊门外乘画舫,经过山塘河,到虎丘,最后,他们选择在张国维祠,举行了南社正式的雅集,也是我们这个南社正式成立的这一天。

    雅集,是过去文人聚会的雅称。参加首日雅集的人有17人,其中14人已经是同盟会的会员。柳亚子说:“它的名字叫南社,就是反对北庭的标帜”。

    南社绝对不是一般的泛泛的文人社团组织,它应该说具有自己的革命倾向,所以说我们把南社定位为革命的文学社团,这是比较恰如其分的。

    南社成立以后,各地同盟会、光复会员及爱国文学家纷纷加入,多处成立南社分社,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活动中心,辐射华中、华南、西南及华北、西北、东北各地,影响巨大。南社最多时成员达1180余人,汇聚了当时一批杰出的宣传家、文学家,以及许多有传统文化根底又接受近代文明、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分子,发展为全国性、近代性文学和文化社团。

    应该说参加了南社的这批人都是当时的知识分子的精英,他们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又有一种现代的反封建反帝的意识。他们最早的时候,他们心底根子有一种反清复明的思想根基。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后,有许多中国的知识分子前往日本,希望学习日本成功的经验。

    这些人在那边,因为同盟会的建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倡导,又对这些人产生了根子上的影响,他们都参加了同盟会,包括柳亚子、陈去病、高天梅(高旭),高天梅还是江苏同盟会的会长,通过这个,后来他们就是跟着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进行的是武装革命,南社承担的是革命的宣传鼓动,被称为同盟会的宣传部。南社纪念馆里陈列着的大量文字史料无声地证明着这一切。

    南社它之所以被称为辛亥革命的宣传部,因为它里面集结的一些知识分子一些文人,他们在辛亥革命的作用,除了有些人积极参与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其中主要的是在舆论导向方面,主要是两个方面,一就是办报纸,参与报纸的撰写,包括当时很有名的报纸,比如说《中华新报》、《警钟日报》,当时有名的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报纸都有南社成员参加的。

    当时,南社成员控制了全国数百家新闻报刊,释放出了无比强大的战斗力。

    然而,当南社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南社的人员开始发生分化,思想也开始分化。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这些精英能够继续在以后的革命中发挥作用呢?

    柳亚子比较与时俱进,发起成立了新南社,而且新南社的成员除了一些南社的骨干,包括柳亚子他们也参加了,他还接受了当时一些革命先进分子,包括一些共产党人,通过这个新南社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南社时代起步的一代中国知识界精英,继续在不同领域,在烽火连天的中国大地上,为实现当年中华雄起的理想而奋斗前行。他们的政治和文化活动贯穿了半个多世纪,余波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1949年,柳亚子组织南社、新南社的一些成员,召集了一次聚会。从这次活动以后,南社和新南社的活动基本终止。但是南社的爱国精神和辛亥风骨却永远地保存了下来。今天,当我们徜徉在千年古河畔,似乎依然可以嗅到这座古祠里的文人气息。

分集列表 (共686集)

数字金融时代,银行网点的传统柜台逐渐减少,智能设备的投放大大增加。老年人能否适应智能银行的体验?能否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在金融科技高度发达的上海,转型中的银行网点也在为老年群体释放更多的服务资源。

(来源:新华社)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