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鼓灯博物馆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千百年来,静静流淌的淮河水在养育了两岸无数儿女的同时,也孕育了灿烂独特的淮河文化。在地处淮河中游的安徽省蚌埠市,有一座独一无二的博物馆,那就是中国花鼓灯博物馆。在这里,参观者可以亲身了解到有着“东方芭蕾”之美誉的花鼓灯艺术发展演变的全部历史。

    花鼓灯艺术以舞蹈和锣鼓为主要表现形式,它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和人物的舞蹈之一。每逢节庆、庙会、庄稼丰收之时,淮河两岸的人们都喜欢用玩花鼓灯这种方式来自娱自乐,并出现了冯国佩、陈敬芝等在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的花鼓灯艺人。

    作为中国唯一的单一舞种专业博物馆,花鼓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关于花鼓灯的图文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介绍了花鼓灯艺术的历史与发展,而且还向观众展示了全国花鼓灯艺术的发源与分布。博物馆里还收藏了大量花鼓灯老艺人的表演实物,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淮河花鼓灯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冯国佩、陈敬之表演时用过的头巾、衣服。此外,各种花鼓灯道具如折扇、锣鼓、遮阳伞也非常吸引人。

    根据博物馆工作人员考证,在淮河流域广为流传的花鼓灯艺术可以追溯的历史长达800多年,至少在宋代就已经成形。根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怀远、凤台一带。到了明清时期,花鼓灯演出日益兴盛,清代时期淮河两岸出现了“千班锣鼓万班灯,玩灯玩到两头红”的盛景。

    花鼓灯应该说起点比较高,它是宋代战乱以后走向没落的时候,由宋代都城的一批民间艺人把他们的艺术和艺术样式、艺术元素带入了淮河地区,当时中国是以淮河分南北,因此有意思的是,花鼓灯就落在了淮河的南岸,花鼓灯主要的种子,就散落在淮河中部地区南岸的这片狭窄的土地上。

    富有传奇色彩的身世造就了花鼓灯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魅力。从在淮河两岸落地生根的那一天起,这种继承了宋代市民艺术和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就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花鼓灯,这一根植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在音乐、舞蹈、道具运用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汉族民间歌舞的主要特点。

    花鼓灯作为中国汉族民间歌舞的代表和中国汉族舞蹈的典范,在中国舞蹈历史上和整个中国民间歌舞史上,在世界民族民间舞蹈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花鼓灯曾经被中国国家级歌舞团几十次带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拥有非常高的荣誉,它是我们中国汉族人创造的最完整、系统、科学的舞蹈语言体系。

    迈出国门的花鼓灯被人形象称作“东方芭蕾”,然而与芭蕾舞这种源于宫廷、追求唯美的艺术形式不同,花鼓灯作为一种民间广场艺术,舞蹈语言主要是来源于农民生活和劳动,又融入了古代军阵舞蹈和民间武术等多种元素,在古朴中透出的是一种豪迈。这些特色在花鼓灯博物馆所展示的一些道具和服装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花鼓灯的角色繁多,主要演员分为“兰花”和“鼓架子”,其中女演员被称作“兰花”,男演员被称为“鼓架子”。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花鼓灯的演出程序逐渐固定下来。演出前,演员会敲响一阵激动人心的锣鼓,叫做“开场锣”;然后是双人舞表演或者演员即兴演唱;紧接着是演出的高潮群体舞蹈表演,被称作“大花场”;“大花场”结束后,全体演员在“伞把子”的带领下跳出场,接着“兰花”会轮流站起来唱一段灯歌;全部“兰花”唱完以后,演员在鼓声中一齐舞蹈下场。一般一场完整演出的时间大约在2个半小时到3个小时左右。

    人们在欣赏优美舞蹈的同时,还会被演员手中飞舞旋转的巾、扇、伞等道具所吸引,从博物馆陈列着的这些道具上,人们还可以了解到不同花鼓灯流派的特点。

    起源于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的冯派花鼓灯是10个花鼓灯表演流派中的佼佼者,它也为冯嘴子村赢得了“中国花鼓灯第一村”的美誉。

    我们冯派有它的基本动作,(动作的)神韵问题、舞姿问题,它还创造了几个独特的舞蹈动作,像“野鸡溜”,舞姿美占有独特条件。陈派的站功很有特色;郑派的唱功很优美;石派主要是“鼓架子”。

    对于花鼓灯的情感已经融入了淮河两岸人民的血液之中,虽然历经世代的变迁,却丝毫抹不去对她的感情。现在有不少年轻人都加入了外出打工的行列,但是到了花鼓灯表演的时候,只要有时间他们依然愿意千里迢迢的赶回来一展身手。

    我们只要一回来,我们冯嘴子老人们都讲,你们好好干,把我们冯嘴子花鼓灯传承下去,所以我们就觉得身上有一种负担一样,不回家就觉得过意不去。

    解说:冯嘴子村的“花鼓灯文化生态保护区”让花鼓灯民间歌舞艺术得以原生态保护,这种散发着浓郁中国乡土气息的表演艺术在这里继续发扬和光大。

分集列表 (共687集)

数字金融时代,银行网点的传统柜台逐渐减少,智能设备的投放大大增加。老年人能否适应智能银行的体验?能否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在金融科技高度发达的上海,转型中的银行网点也在为老年群体释放更多的服务资源。

(来源:新华社)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