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下的香港精神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这首几乎每个香港人都能哼唱的《狮子山下》由乐坛已故歌星罗文创作。1973年,有着“乐坛教父”美称的罗文,以一曲《狮子山下》唱出千万港人的心声,此曲也成为代表“香港精神”的经典佳作。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们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今天我们就来到了香港著名的狮子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探寻一下与这座山有关的那些人和那些故事。

    狮子山,坐落在香港九龙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围之间,是香港著名的地标。狮子山得名于一个传说--香港九龙地区过去有9龙为患,所以上天派了一只狮子下凡镇压。现在的八仙岭就是其中被收服的八条龙,而余下一条则被狮子压在脚下。那一只狮子就是现在的狮子山,而被压着的第九条龙就是九龙山 ,但已在日本占领香港期间因为扩建启德机场而被夷平。

    在九龙半岛同新界之间呢就有一条山脉由东向西将它们分开了。那其中就有一座山就很出名的,大家都知道这就是狮子山。那么这个形状呢就非常像狮子,狮子头就向着西,狮子尾呢就向着东。

    狮子山的主峰高495米,山脚贴近市镇,是居民的安乐窝;山顶路险崖陡,是勇者的挑战地。狮头峰为裸露的岩石,悬崖独占百尺。“狮胸”下南面有一处峭壁,在峰顶南面可俯览九龙全境和远眺香港岛。北面可尽眺沙田群峰、吐露港、八仙岭和大帽山。狮子山形成于上侏罗纪时代。山体以花岗岩为主,主要的花岗岩种类有宋岗岩、长洲岩及马鞍山岩。除此之外,狮子山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植被呢,向南这边就比较陡峭些,没这么多原生植物,那后来呢我们就种了好多台湾相思。而另外一边呢,向沙田那边呢,就比较平一些,有原生的树林,有大头茶,有枸杞啦,好多原生植物。狮子山附近呢,有两种比较常见的动物,黑耳鹰和灵猴。灵猴在香港来说,这儿占大多数,有近五百几只。

    除了酷似狮身的主峰,狮子山中最出名的要数“望夫石”了。2007年,这块石头获选为香港最美的岩石,而关于它的传说也在坊间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

    关于望夫石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呢有一位农家妇人,她的丈夫为了生计漂洋过海去异地来谋生却不幸的是在海中遇到了意外,葬身在了海里面。伤心欲绝的妇人每天还是守望在这里等待丈夫归来。久而久之,化作了我身后的这个望夫石,永远守望在了山间。

    盼夫归来的妇人永远留在了悲情的传说中,而在现实世界里,却真真正正有着一位守护山林的老人。他就是黎兴。黎师傅从1997年起开始负责狮子山的日常护理工作,一干就是16年。他告诉我们,狮子山上很多的树木都是他亲手种的。他说,平日里修路、修指示牌、栽树这些工作不管怎么繁重都不觉得辛苦,最让自己痛心的是“打山火”。

    因为自己种片树林,被那些行山人士,被那些火种烧掉了,就比较会可惜点了。因为我们种的时候实在是太辛苦了,因为每次要担100多棵树要走几个小时。都很困难啊。为什么呢?因为有的峭壁有的滩我们都不知道。会比较好辛苦,火场又热又有尘,就会好辛苦。

    黎师傅说,虽然现在他已经退休,但还是会经常约一班老同事到狮子山上走走。

    有时候约好一起行下山啦,去第二区看下。就会回看自己做过的那些事啊。大家说下啦,高兴下。做的差不多大家都能做出点成绩出来,个个都会比较开心点。种的那片树林,种出来长出来,大家都觉得好漂亮呀。

    真正让狮子山驰名中外的原因其实是它所衍生出的“狮子山精神”。说起狮子山精神的起源,还要从1973年香港电台播出的一部单元剧《狮子山下》开始讲起。这部剧集陆续播出长达21年,讲述了香港草根阶层面对生活挫折,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生活在狮子山下的黄大仙地区,“狮子山”也因此成为了这一精神的代名词。

    其实,狮子山的得名还要从二战以后说起。战后大量的新移民无法进入太平山这样的核心聚居区,也无法负担九龙的高地价,只得在狮子山脚下居住下来。成为狮子山精神的起源。

    战后那些新移民涌到香港之后,九龙半岛也进不去,所以那边的地价也是非常贵的,所以他们是可以在狮子山脚底下的一些山边住下来。住的地方其实是木屋,所以也不是上到那些楼房的东西。所以其实那个环境是不好的。他们需要在一种非常不好的环境之下去求生存、去奋斗、去变通,所以那里反映出来的就是一个新的低下阶层的奋斗的那个故事。

    2002年香港经济萧条期间,时任财政司司长的梁锦松在宣读完他的首份财政预算案后,朗诵起了《狮子山下》歌词作结语,使社会掀起了一场《狮子山下》热。“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一时间,“狮子山下”成为香港人团结一心,共度难关的励志豪语,而狮子山也成为了人们心中那一段充满力量的神话。

分集列表 (共687集)

数字金融时代,银行网点的传统柜台逐渐减少,智能设备的投放大大增加。老年人能否适应智能银行的体验?能否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在金融科技高度发达的上海,转型中的银行网点也在为老年群体释放更多的服务资源。

(来源:新华社)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