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州市,因为自古远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原地区,历史上常被认为是“边鄙之地”。然而,就在福州城内、有“闽都首善”之地美称的三坊七巷,却演绎着“海滨邹鲁”的传奇。

    举目三坊七巷,黄巷4号被人誉为“五子登科”宅第;光禄坊里的刘齐衢和刘齐衔号称“同榜一胎两进士”,轰动一时;文儒坊里,陈承裘以“六子科甲”的奇迹创造了三坊七巷在科举考试中的最后一段辉煌。据统计,这块约40公顷的土地上,历朝历代共诞生了151名进士、360多名举人。

    而近代以来,更有林则徐、沈葆桢、林纾、林旭、林觉民、冰心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人在此成长。

    那么,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为何能够创造出这样辉煌而又神奇的文化传奇?这得从三坊七巷的建立说起。

    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随着北方的战乱,北方士族南迁给福州带来了中原正统文化的冲击。历史记载有“八姓入闽”,这些南迁士族站稳脚跟之后,中原文化、读书的传统也在这里迅速繁衍。

    衣冠士族那是什么人?是有钱人、有学问的人、能够走得动的人。不是一般人都能走到福州的,他们有舟车、有盘缠才能下来到福州来。因为一路上得通过崇山峻岭。

    古时,福州远离政治中心,文化和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因而历朝的福州主政官员都十分重视在当地办学兴教、驭民教化。在这些主政者当中,又以被后世称为闽王的王审知贡献最大。

    王审知掌权福州之后,恰逢“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又有大量北方文人士族南迁避难。时任唐武威军节度使的王审知奉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为保证城池安全,在晋朝修建的子城外,王审知又修建了罗城和两个夹城。在城内,他以南街为福州的中轴线,南街以东为王氏政权用地;而南街以西则划给士大夫和读书人建设生活居住区。随后,在南街附近以南后街为主干道,两侧从北到南依次建成典型的唐朝里坊制的十条坊巷,这就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看到的三坊七巷。

    他(王审知)对于唐末战乱以后北方来的许多人都采取宽容收留的态度。特别对于中原来的文化人,因为中原战乱、文化人南逃,他专门设立的招贤院来收纳这些文化人,把文化人安顿在那个地方,安顿在那个地方做什么呢?他就让这些人在福州办四门学。

    所谓四门学,是唐朝的一种官办学校。在唐长安城,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能进四门学。因为福州五品以上的官员不多,所以王审知规定只要是官员子弟便都可以进入四门学进行学习。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读书人不但能在福州有个安稳的居所、衣食无忧,而且还能发挥所长传道授业,使得福州一时文风鼎盛。

    当时社会的流变,或者说人群的迁徙,导致了这个地方(三坊七巷)集结了相当一部分的精英人士、智力群体,这些想安居乐业、想在文化上图发展的人和当地人共同形成了这么一个结合部。

    三坊七巷里面所居住的人家,历朝历代,都是两类人,一个是官宦人家,一个是书香门第。他们都讲究“书香继世”。

    自古中国人的婚嫁便讲究“门当户对”,居住在三坊七巷的人因为多门户相当而广为通婚。在左邻右里、亲戚朋友的相互砥砺之下,读书做官的氛围在这里越发浓厚,常常出现一家出几位进士、举人的情况。经过唐末五代,到了宋代,三坊七巷就已经名声鹊起了。

    有人称“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奉行“书香继世”的三坊七巷人以当仁不让的精神率先掀起救国的狂澜。林则徐虽没出生在三坊七巷,但文儒坊的林则徐外婆家却满是林则徐童年的足迹;杨桥东路17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此立志救国;郎官巷里,严复在此著书;宫巷26号沈葆桢在这里殚精竭虑打造中国最早的船政局。三坊七巷读书人积淀千年“济世救民”的传统文化思想在这里闪耀,福州“首善之区”的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和升华。

    三坊七巷这个地方要说它的精神和灵魂的话,就是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句话,就是文化,这种文化由教育而来,而且是历史积淀的结果。

    三坊七巷的人文传统传承千年,它随着历史的脉搏跳动,并且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这个福州“首善之区”的历史功绩也将永远为福州人民所铭记,并将不断激励福州人传承文化、探索真知。

分集列表 (共687集)

数字金融时代,银行网点的传统柜台逐渐减少,智能设备的投放大大增加。老年人能否适应智能银行的体验?能否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在金融科技高度发达的上海,转型中的银行网点也在为老年群体释放更多的服务资源。

(来源:新华社)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