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文化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梅里斯,达斡尔族语“有冰的地方”,与齐齐哈尔隔江相望。十七世纪中叶,达斡尔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在浴血奋战半个世纪后,离开了世居的黑龙江北岸,南迁到大兴安岭、嫩江流域。(可以找点网页或者图片)

    蓝天、青草、骏马、鱼罩,从齐齐哈尔驱车20多分钟就能来到位于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哈拉新村,那么齐齐哈尔在达斡尔语中就是有边疆牧场的意思。如果您来到哈拉新村,不仅能够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还能骑上骏马驰骋草原,而热情的达斡尔人也会用载歌载舞和美酒佳肴来招待远方的客人。

    哈拉新村建成于1999年,地处嫩江西岸,是以达斡尔族为主体的民族新村,被誉为“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

    史学家大多认为达斡尔族属契丹的后裔,大辽王朝灭亡以后,达斡尔族的先民迁徙到黑龙江以北,以渔猎为生,是我国人口数量较少民族之一。随着朝代的更迭,契丹文早已消亡,但达斡尔族的语言保留了下来。

    中文大意:渔民老汉,沐浴晨光,走过草场,望见牛羊。走过嫩江,望见渔网,一切都好,那么安详。

    乌钦”是流传在达斡尔族民间的一种吟颂体韵律诗,吟颂起来音律和谐,富有音乐节奏感。“乌钦”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反映生产劳动的,也有反映宗教信仰的。口口相传的“乌钦”,不仅记录了达斡尔人的生产和生活,也传承着达斡尔人的精神与文化。

    几百年来,达斡尔人居住在嫩江流域,历史悠久的渔猎生活,造就了达斡尔人的彪悍性格。历史上,清王朝的战争中也多有达斡尔人参与。抗日战争时期,达斡尔人也为保卫家园抛洒热血。这种“战斗民族”的本性,也表现在达斡尔族的歌舞上。即使是女性舞者,也有模仿鸟兽的“斗舞”表演。

    哈肯麦舞是达斡尔族的传统舞蹈,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舞蹈语汇来自于大自然、人们的劳动以及生产生活,如:鹰飞的动作、布谷鸟的叫声、挑水的动作等。达斡尔人经常聚集在一起,吟唱婉转悠扬的“扎恩达勒”,跳起欢快的“哈肯麦”。

    与其他游牧民族相比,达斡尔人的饮食中除了肉类之外,还有特殊的几种野菜料理,而这也与达斡尔人的善战有关。

    柳蒿芽称为救命菜,过去身强力壮的男子都去服兵役了,家里剩下老弱病残,耕种的粮食非常少。所以一到春天的时候,没有粮食了,就只能一日三餐用柳蒿芽度日。柳蒿芽挽救了我们整个民族,柳蒿芽在达斡尔语中叫库木勒,每年六月份的时候,我们就过库木勒节。

分集列表 (共687集)

数字金融时代,银行网点的传统柜台逐渐减少,智能设备的投放大大增加。老年人能否适应智能银行的体验?能否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在金融科技高度发达的上海,转型中的银行网点也在为老年群体释放更多的服务资源。

(来源:新华社)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